阳翟客

懒汉一个,脑补快手慢。

【整理资料】 白起的升迁之路 (内含秦国军功爵制和封君制相关)

写在前面:一直对白起的升迁没有太过直观的认识,总觉得史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打仗了”、“赢了”、“升职”这三个环节不断重复……于是趁着有时间做了一下整理。顺便涉及到了当时官职的相关知识,放在这里一来提醒自己,二来可以与大家共享,三来抛砖引玉,希望能有大佬指点扩展我的知识面。希望大家阅读愉快!以下是正文:

—————————正文—————————

说起白起的升迁,就不得不提到秦国的军功爵制。这种制度是由商鞅制定的,激赏军功,大大提高了秦国的军力(这不是重点,就不多夸赞了)。但是!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由于时间相隔太过久远,史料又庞杂,单是军功爵制就有N种。《商君书》中共十七级,而像《汉书》、《史记》等书中则是二十级……这就有点扎心了。不过,对比可知,这些不同之处不算太多。以下罗列三种我认为可以表现各个版本不同之处的内容:

《商君书》:

1. 公士 2.上造 3.簪袅 4.不更 5.大夫 6.官大夫 7.公大夫 8.公乘 9.五大夫 10.客卿 11.正卿 12.大庶长 13.左更 14.中更 15.右更 16.少上造 17.大良造   

《秦会要订补》:

1.公士 2.上造 3.簪袅 4.不更 5.大夫 6.公大夫 7.官大夫 8.公乘 9.五大夫 10.左庶长     11.右庶长 12.左更 13.中更 14.右更 15.少上造 16.大上造 17.驷车庶长 18.大车庶长     19.关内侯 20.彻侯

《史记》:

1.公士 2.上造 3.簪袅 4.不更 5.大夫 6.公大夫 7.官大夫 8.公乘 9.五大夫 10.左庶长     11.右庶长 12.左更 13.中更 14.右更 15.少上造 16.大上造 17.驷车庶长 18.大庶长 19.关内侯 20.彻侯

【昭王十三年:左庶长】

对比以上三种内容可知白起在《史记》中出现时官职已经到了秦国军功爵制的中游甚至要偏上一些,也就是说这是白起的工资还算挺高,平时在军中的伙食也不错!

那么在秦国时是如何计算军功的?不更爵位以下到小夫(在一级爵位公士之下还有一些罪犯、奴隶组成的非正式战斗人员:校、徒、操)是以斩首来计算战功的,计首授爵,还必须是甲首,即敌人甲士的头。大夫以上虽然也是以斩首记功,但是是以其所率部下斩首数量来记功。公士、校、徒、操都不算是秦军中正式战斗人员,只有第二级到第四级才算秦军中的“卒”,至于大夫以上就算将官。

对于士卒的奖赏: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战场上可以看一个人头,你就可以过上温饱甚至小康的生活了。然而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你必须符合《中劳律》,而且在一个伍中如果没有一个人战死,那么斩首敌军一人就可以算是战功,但如果有一人战死,其余人必须斩首一个敌人以相抵,否则会有相应的惩罚,以此类推。除此之外,有些人为了战功会偷别人的斩首或者冒领战功,还有的会去斩杀平民,这些都是秦律中禁止的。

由此可见,上了战场不一定能活着回来,活着回来并且能稳妥地拿到战功更是不易。从基层干起真的太不容易了,白起如果是从基层干起的话……他的履历可以算得上是十分辉煌了。

对于将官的奖赏:将官是不允许斩首的,以防抢下属的军功。这些具体数字不明,在这里就不细说了。但这就和打怪升级一样,越往上所需经验值就越多,虽然不必自己动手但是某种意义上更难了。

【昭王十四年:左更、国尉】

白起大概升了一级或者两级,看来攻打新城获得了不错的结果。伊阙之战后升为国尉。这个国尉,好像不在制度内?别急,秦昭王时在大良造之下,设国尉一级。你昭事儿真多~总之还是恭喜白同学了,一年升两次这种操作真是666啊,简直像开了挂一样。伊阙之战可谓是白起“战神”之路的起点了。

【昭王十五年:大良造】

这一年,白起成了大良造,看样子攻打韩国安邑以东取得的战果颇丰。大良造又称大上造,皆取名自“主上造之士”。我比较认可《商君书》(至于是不是伪书,学术界也有许多争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相关内容。),大良造是最高等级。若之后还有等级的话,为什么之后白起立了那么大的军功反而一直是大良造?《史记》、《汉书》等记载的有可能是秦朝或秦国再靠后一些的制度,此时的制度应该还不像后世那样完善,中间删删改改的情况应该也有,比如你昭就设个了“国尉”。(这是我根据手头的资料做出的推测,仅做参考,如果有大佬能指点一二我会十分感谢!)

【昭王二十九年:武安君】

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唐贾公彦又疏道:“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但这种条件在战国也有很多情况下并不符合。

从史籍记载看,秦国的封君即二十等爵的最高爵“彻侯”,“彻侯”与“君”又可以通用。如,商君又称为彻侯(即列侯) ,范雎(ju,一声)号“应君”,又称“应侯” 。这里有个小小的疑问:为什么范雎官至彻侯仅仅用了五年时间,而白起成为武安君则就算从他于史书记载出现开始算起用了十六年?容我合理推测一下,原因有二。一则文武官职名称虽然有的相同,但升迁是不同的标准。文官倒是没有明确记载,可武官必须的功名必须是从战场上一个一个赚来的,可以参考一下后世。二则秦国虽然有法度,可终究是个人治的国家,秦王还是说了算的。文官离权力中心比武官要近得多,即使是在战国这个纷争不断的时期里也是,并且随着不断兼并,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中央集权程度也就不断加强。说这些是为什么呢?说具体一些,范雎可以从国家角度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也可以从国君的角度提出除权臣的策略,分分钟刷爆好感度;而白起无论出征班师都是从国家需要和战场动态来考虑,升迁也是遵循着军功爵制。自古便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同样的将在外,朝堂之上风起云涌他自然也会迟钝一些。所以说《崛起》里面婉君说的那一段“非成业难,而得贤难;非得贤难,而用之难;非用之难,而任之难。”(这一句出自陈寿所著《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是在太扎心了……咳,扯得远了。封君在战国时期可分为三种情况,一者奖赏为官有功者(这里指那些无职可升的满级玩家),二者是受宗法制影响封世族,当然世族也要为官,不过这就是封君之后的事了,三者是一种名誉称号,封给那些游说各国之人。由此看来,白起的“武安君”当属第一种。

战国时期的封君有实封,也有虚封,但大多数是实封,即就是有自己的封地食邑。完完全全的虚封要等到很久以后。像白起这样战功赫赫的名将既已封君,没有封地应该是说不过去的。哪怕他自己不实际管理,享受封地的供奉也是应当的。那么为什么许多史料中并没有提及白起的封地呢?白起常年征战,咸阳都不见得能待多久,就算有封地也不可能就封。一般封君是在退休后去封地养老,就像穰侯孟尝君一样,可是婉君并没有这个机会……但是怎么连一笔都没有呢?哪怕是“封于xx复夺之”也好啊。是因为史料不全也好,根本没有封也罢,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白起在秦昭襄王的朝堂之上并不属于什么有势力的世家,政治素人一个。也就说,白起是很有可能从基层慢慢干上来的……想想就觉得有些害怕,和心疼。到了“武安君”这一步,对白起对嬴稷都是一个难题。物极必反,到达顶峰之后保持不动比之前的不断前进要难上许多。而嬴稷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继续奖赏给白起的了,掌控力势必下降。白起退出秦国的政治舞台是一件肯定的事,只不过这个结局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鉴于本文只是整理白起的升迁之路,顺便整理秦国军功爵制和封君制,关于白起之死、白起的身世背景以及白起在政局中的立场与作用等问题就不做讨论了,我会在其他文章中再详细表达我的观点,如果我的懒癌没犯的话(笑)。

那么,到这里就算结束了!欢迎大家与我讨论,在评论区里或者私信都可以!谢谢各位!



评论(51)

热度(122)

  1.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