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翟客

懒汉一个,脑补快手慢。

【整理资料】秦国时期的日常小知识

写在前面:这两天就在干这个事情,不管是看历史书还是写相关的文,总是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所以就动手整理了一番,算是学习了……大概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服饰、饮食、出行、武器、礼仪,暂时没有想到其他的,如果有缺漏欢迎补充!服饰部分来自于沈从文先生的《中国服饰史》,由于是我手打的,所以要是有错字请一定要指出哦!那么,希望各位阅读愉快!也希望这东平西凑的资料能够对您有帮助!

——————————正文——————————

PART 1.服饰

·发明了推陈出新的深衣服式。

·春秋战国时期,以丝麻为原料的一般纺织生产空前繁荣起来。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又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河南陈留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细洁雪白的丝织品,以色泽鲜洁如冰故称)、绮、缟(古称生丝本色的精细白绢)、文绣,南方吴越生产的细麻布,北方燕代生产的毛布、毡裘。

·工匠之众、风气之盛,促使官、私纺织、刺绣高级工艺品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周代往日“珠玉锦绣不鬻于市”的法规终被突破。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即便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衣裘冠履,均求贵重。佩玉,自商代以来琢玉工艺不断发展,线雕、透雕、高浮雕和圆雕,至西周又有“礼制玉”的规定。“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故而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精美雕玉。佩剑,剑是当时的新兵器,贵族为示勇武兼用自卫,又必佩带一把镶金嵌玉的宝剑。男女服饰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男子腰间为革带,女子为丝带。腰间革带还流行各种带钩。

·男女的帽裁制方法颇具机巧,材料上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诗人屈原形容这种高冠为“切云之崔嵬”

·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成;南方多雨,还有通体涂漆,再用锦、绦饰面,底部有防滑齿结的漆履。

·冬天皮衣极重白狐裘,价值千金。女子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异常美观。

·女人发式,楚国流行束辫发,小女孩则梳双小辫。

·成年女性都已带金戒指,脸颊上还有的点一簇三角形胭脂。这些本都是周代的宫廷制度,如金银指环表示有无身孕,到了战国,本来的意义慢慢失去,便成了一般装饰。

·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人物的窄小,已趋迥然。在形式上,值得注意的一是深衣,二是胡服。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深衣是把以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限,故上下不通缝、不通幅。最智巧的设计是在两腋下腰缝与袖缝交界处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据研究可能就是《礼记》提到的“续衽钩边”、“衽当旁”的“衽”,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体化,可以完美地表现出人的体形,两袖也获得更大的辗转运肘功能。所以古人称深衣“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认为是一种完善服装。深衣有四种不同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胡服特征:衣长仅及膝,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胡服的袴是连裆的。

·秦代的军服和劳动者的服装形制与战国时无多大差别。男女服都是交领,右衽,衣袖窄小,衣缘及腰带多为彩织装饰,花纹精致。兵士衣长及膝,左右两襟为对称直裾式,皆可掩至背侧,两襟下角如燕尾,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与《礼记》中叙述深衣的通用性相吻合;衣着外甲,下着裤,足穿麻履或革履,头髻处理繁细复杂,束髻上耸而多偏右,亦有着冠子的,应为皮弁之制。军装衣甲右骑兵、步兵和车御服用等六七个类型。

 

PART 2. 饮食

实行一日两餐(或三餐)制与分餐制

【粮食】

在两周的饮食结构中,粮食居于主体地位。除了以前常见的粟、黍外,麦(包括大麦和小麦)、麻、菽、稻的种植日益普遍。到东周时,菽的地位有所提高,“黍稷”并提被“菽粟”并提所取代。此外,还有苽、赤豆、薏苡等。内地发现出土的小麦,最早在三千多年,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但是不是很普遍。小麦普及还是汉代以后事情了,关键一点就是战国时期发明的石转盘在汉代得到推广,得以使小麦可以磨成面粉。

中式面条有着源远流长历史,早于东汉年间巳存记载,至今超过一千九百年,最初只称为「饼」,“水溲饼、煮饼”便是中国面条先河– “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引:刘熙),其意指用水将面粉和在一起所做出的食品均称之为「饼」;以水煮的面条或面块亦全作「饼」称.

在不同朝代均有对面条之记载.由初期的东汉、魏晋南北朝、到后期唐宋元明清都有史料纪录.但起初对面条之名称却不统一,除普遍水溲面、煮饼、汤饼外,亦有称水引饼、不托、馎饦等.“面条”一词直到宋朝才正式通用。所以说当时的老秦人是热爱吃“饼”的。

【蔬菜果实】

蔬菜都是由野生种经过天然淘汰和人工培育而成为栽培作物的。两周时期的蔬菜种植业已经相当发达,见于文献记载的品种有二十几种,其中属于栽培的有葵、藿、薤、葱、芸、甜瓜、瓠、葑、姜、笋、蒲、芹、莲、藕、茭白、菱、芡、菲、芋等。此外,属于野生或者可能是野生的蔬菜有莼、薇、蘩、藻、蕨、荇菜、堇、茶、芣、卷耳、芝、菖蒲等等。

两周时期可以确定为人工栽培的桃、李、枣、棘、梨、柤、栗、榛、梅、桔、柚等。此外还有桑椹、甘棠、杜、沙棠、郁、杞等等,多数是野生的。

像菠菜啊、胡萝卜啊、葡萄啊、苹果啊什么的千万不要乱入哟~

【肉类】

后世主要的家畜、家禽品种那时都已具有。其中主要的有猪、牛、羊、犬、鸡、鸭、鹅、鸽等。

【水产】

伴随着捕捞工具的改进、人工养鱼的开始、近海捕鱼的开展,鱼产量上升,品种增多。仅《诗经》记载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鱼类就有18种之多。嘉鱼、鲂鱼、(鱼与)鱼、鲤鱼,在当时就成了名贵佳肴。鱼类之外,龟、鳖、蚌、蛤等水产动物也是人们很早就经常捕捞的食物。

【野味】

西周至战国,田猎依然是人们补充动物食物的途径之一。那时狩猎一般在农闲进行,且与军事演习结合。据《诗经》记载,那时常见的野兽有象、虎、豹、狼、熊、罴、麋、鹿、狐、兔、兕等。还有许多野禽。春秋晚期至战国,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田猎在食物来源中的重要性日益降低。但楚国由于气候温暖,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远远多于北方,捕猎物在饮食中依然占有较大比例。楚国的猎物有犀、兕、麋、鹿、熊、虎、豹、兔、猩猩、牦牛、大象、鸹、凫、鸧等。

 

上述食物以素食为主,以肉食为辅。这种饮食结构无论贫富大都如此。只不过富贵之家肉食比例比一般人家高一些。

早在商代,粮食消费定时定量已皆成俗。此俗到春秋战国,犹为下层社会所沿袭。直到战国末年,下层社会仍然沿袭着一日两餐的习俗,并且一般实行早饭稍多而晚饭稍少,以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制度相适应。但也有早饭晚饭粮食数量一样的。

与下层社会一日两餐并行的,使中上层社会的一日三餐制。即在两餐之外,又加一夜餐。《黄帝内经·素问》载战国行一日十六时制,除有“早食”、“下餔”之外,还有“晏餔”,即夜食。大概在战国末年,一日三餐制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贵族与平民在饮食上最大的区别在于餐饮礼仪。贵族在餐桌上的礼节可谓极尽繁琐之能,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都有区别。

【锅盔】

陕西锅盔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军粮。

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饼。当时秦军行军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厘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防弹背心)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其他国家的军队在这一点上,已先输给秦军一筹。Emm……各位作者大大们可以试着写写这个梗?有点期待期待呢哈哈。以及,锅盔真心好吃!

 

【饮酒】

酒在我国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战国时期若要描写宴饮犒军也离不开酒,那么战国时期的酒是什么样的呢?

有水果酿酒和谷物酿酒之分,但是秦国严令禁止民间私用谷物酿酒。因为在那个时候耕战并重,粮食就是一种战略物资,要是都喝酒……这国家吃枣药丸。当时所酿的酒度数很低不超过二十度,颜色有的发黄有的甚至发绿,而且一般都有残渣,如果过滤的话就会好一些。

人们拿什么来喝酒呢?

这时普遍的酒器是“羽觞”。这种酒器,从商周酒器演变而来,虽说样式不那么讲究美观,然而,使用起来很方便。羽觞,两侧有翅膀,端起酒来,便一饮而尽。它没有三足,样子像椭圆形杯子,因两侧有耳,所以学名称为“耳杯”。

爵,实际上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酒杯。其形状为“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当属最早期的酒杯。

角,“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觚,“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觯,“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是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饮酒方面的礼仪是什么?

从西周时代开始,我国就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它成了那个礼制社会的重要礼法之一。西周饮酒礼仪可以概括为4个字:时、序、效、令。时,指严格掌握饮酒的时间,只能在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或喜庆典礼的场合下进饮,违时视为违礼。序,指在饮酒时,遵循先天、地、鬼、神,后长、幼、尊、卑的顺序,违序也视为违礼。效,指在饮时不可发狂,适量而止,三爵即止,过量亦视为违礼。令,指在酒筵上要服从酒官意志,不能随心所欲,不服也视为违礼。正式筵宴,尤其是御宴,都要设立专门监督饮酒仪节的酒官,有酒监、酒吏、酒令、明府之名。他们的职责,一般是纠察酒筵秩序,将那些违反礼仪者撵出宴会场合。

在春秋战国时,最为流行的是“投壶”这一酒令形式。因其最具封建礼教意义,所以沿袭最久。在《礼记》中就慎重地写着《投壶》专章。有一种直接的宣传形式,那就是“酒旗”,亦称酒望、酒帘、青旗、锦旆。《韩非子》记载,“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

 

PS: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饮茶的习俗,但是是“粥茶法”,所以说千万不能说“倒杯茶来”。

 

【食具】

此时的食物以烧烤烹涮烫煮为主,青铜器、陶器、漆器扮演重要角色,注意,炒菜的铁锅在宋朝才出现,这时的炒菜是在青铜器里炒的。

这一时期还没有发明桌椅,人们进食时仍然席地而坐,要将盛有食物的餐具放在食者面前的案上。食案的形状一般都是长方形,下面有四个短脚,案面上四旁有一道突起的周边,以防止食器滑出。

成为主要挑取食物的工具。

,战国时期取食器,用如今天的匙子。此匕为平勺长柄,微曲。通体饰有花纹,主体部位饰一兽纹,柄饰鱼纹。纹饰均为极细的单线刻成。考古发现的匕常常与鼎、鬲同时出土。勺子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态发展变化。窄柄舌形餐勺为主流形态。战国时,随着漆木工艺的发展,还出现了秀美的漆木餐勺。

,最初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而后又以示王权。

,作为一种汉族古代煮饭用的炊器,烧煮或烹炒的锅,有陶制鬲和青铜鬲之分。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三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西周时还有方鬲。

,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流行于商至汉代。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还出现了附耳、长方形甗。此期间,形态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甑底径小于口径,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形态也多为多为甑鬲式。

簠簋,为盛黍稷稻粱之礼器,有“簠簋对举”的说法。簋,古代汉族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形似大碗,人们从甗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流行于商朝至春秋战国时期,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西周除原有式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簠,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用途与簋相同,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是古代汉族的食器,也是在祭祀和宴会时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礼器,与鼎中盛肉食相配,是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战国以后则是盒。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秦代以后渐趋消失。

青铜,也是由陶豆演变而来,是中国先秦时期汉族的食器和礼器。豆的造型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初始时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酱、肉羹等调味品。用豆之数,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按尊卑长幼,亦有数量多少之分。商周时豆多浅腹,粗柄,无耳,无盖。春秋战国时豆的形制较多,有浅盘、深盘、长柄、短柄、附耳、环耳等各种形状,上有盖可仰置盛放食物,亦有方形的豆。

鐎斗,一般是附长柄的盆形器,下附三足,便于至于火盆之中。有出土的鐎斗柄端常作兽头形。有温酒、温羹、煮茶等之争。但一般认为多用于温羹,又名“刁斗”,多军旅之用。古代军中“昼炊饮食,夜击持行”,后世有“行人刁斗风沙暗”的述说。

,商周时期贵族在祭神拜祖、宴前饭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洗盥之礼,而此时的承水之器则称之为盘,浇水于手,以盘承接弃水。战国以后沃盥之礼渐废,盘的作用演化为兼作盛水,遂称之为洗。盘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盘也有四足方形。因盘的面积较大,还长铸有长篇铭文并辅以雕饰和纹理。

 

 

PART 3. 出行

,战国以前陆行的主要工具是马驾的车,作战也用车。战国以后骑马之风渐盛,不仅作战骑马,也骑马旅行。但作为交通工具,马与马车逐渐分家,并行不废。古代驾车以四马为常,车驾四马叫驷,也有驾两马的,叫骈。驾三匹马的叫骖。后来也可以驾六马,一般为皇帝专用。古人以驷为单位计数车辆,一车为一乘,说到多少乘也意味着有多少组与之相应的马。

,马先开始是拉车的,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BC307年)后中原地区才出现了骑马,也就是说,秦孝公时期是没有骑兵的(秦孝公逝世于BC338年)。十六国时期出现的双马镫标志着马具的成熟,使得骑兵作战更为迅速。

舆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可以作为爬山越岭的工具,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统治者的代步工具,春秋战国时统治者一般乘车。

,独木舟、筏子、木板船。并且出现战舰,在吴越齐楚之地盛行。

 

PART 4.武器

,中国古代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分剑身和剑柄两部分,剑身细长,两侧有刃,顶端尖而成锋。剑柄短,便于手握。剑常配有剑鞘。秦国可以标准化生产青铜剑,使得其配比合理。当时也有炼钢技术,所以青铜剑、铁剑、钢剑都有。

,中国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早期的矛头为石头或兽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矛头。

,中国古代将矛和戈攻能合为一体的格斗用冷兵器。由戟头和戟柄组成。戟头以金属材料制作,戟柄为木、竹质。戟最长可达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骑兵使用的利器。早期使用的戟是青铜戟,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戟。

匕首,一种短小似剑的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组成。长20-30厘米,有单刃和双刃之分。匕首短小易藏,从古至今一直是军队使用的冷兵器之一。 

,中国古代用于钩杀和啄击的冷兵器。由戈头和柄组成。戈头多为青铜铸造。柄多为竹、木制作,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最长超过3米。戈盛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战国晚期,铁兵器使用渐多,逐渐淘汰了青铜戈,至西汉后期已绝迹。

,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手持防护兵器。形状有长方形、梯形或圆形。材料为皮革、木材、藤或金属等。大盾高约1米,宽约60-80厘米。小盾高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 

战车,中国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一般为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为驱车手,左右两人负责搏杀。其种类很多,有轻车、冲车和戊车等。战车最早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使用。以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秦国以步战和车战为强项。 

铠甲,中国古代军队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兵器。由3部分组成:甲身、甲裙和甲袖,甲裙和甲袖可以上下伸缩,便于作战。最初以藤木和皮革等材料制造,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铠甲,可以用效地防御青铜和铁制兵器的攻击。 

 

PART 5.礼仪

,自然站直就好,不过分强求。

,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经坐这种坐姿很累,正式场合都用它。但是友人聚会则可以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盘腿)。

长跪

 

长跪即直身而跪。古代的跪,与坐仅有直身和不直身的区别。因为跪起来以后身长比坐时明显增高,故而又称长跪。

揖礼

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天揖(揖礼手位于高者,标准揖礼):正式礼仪场合,如祭礼、冠礼等行此礼,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礼。

身体肃立,双手抱圆,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高齐额,俯身约60度,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时揖(揖礼手位于平者,又叫:拱手,推手,抱拳):同辈日常见面,辞别礼。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土揖(揖礼手位于下者,又叫:下手):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

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拜礼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

稽首礼: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以及拜天、拜神、拜庙之礼。

肃立,两脚微分呈外八字,双膝同时跪下,膝分开与肩同宽,呈跪坐,拱手下与心平,手心向内,左手在外,俯身,头部轻触手稍作停留,举首,再拱手下于膝前,至地叠放,左手在上,俯身,头伏于手前边地上,停留片刻(约三秒),直身跪坐,垂手,跪立,双膝同时离地,起立。

顿首礼:地位相等的人互用的跪拜礼。

行礼方法与稽首礼同,只是俯身引头至地就立即抬起,不作停留。

空首礼:用于尊者对卑者的答拜礼。

肃立,两脚微分呈外八字,双膝同时跪下,膝分开与肩同宽,呈跪坐,拱手下与心平,手心向内,左手在外,俯身,头部轻触手稍作停留,直身跪坐,自然垂手于身体两侧,跪立,双膝同时离地,起立。

拱手礼

拱手礼是属想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情况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

趋礼

古代的一种礼节用于对尊长者或宾客表示敬慕。行礼的方式就是小步快走有时还接着上前行礼。

迎宾 

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客人走门左。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

宴请 

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FIN——————————


评论(19)

热度(1501)

  1. 共17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